文/潘奐璇 實習諮商心理師
童話分析與治療主要是由心理學家榮格的追隨者瑪麗-路薏絲‧馮‧法蘭茲發展出來的。解析童話時,特別會關注象徵、元素重複出現的現象,再進一步地把童話中的場景、故事內容、人物抽取出來,進行聯想,這是童話分析的重要工作,也與夢的分析類似。這樣的方法可以協助個人探索、理解自己潛意識的內容,藉由潛意識的意象和象徵語言與自我對話,同時也促進個人提升對自我內在與生命經驗之間關聯性的覺察。上一次我們讀到《不幸公主》的故事,不幸公主的不幸還是一直持續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?
第三站:鄰國的城堡
公主請求王后給她工作。王后察覺到在修女道袍下藏的是一個貴族的女兒,便留她下來,給她珍珠刺繡的工作,但在工作的過程裡也總是遭遇不幸。
終於有一天王后對她說:「妳必須到達遠處那座住著所有命運女神的山頂,找到妳的莫伊拉,然後對她說:『親愛的莫伊拉,我要跟妳換我的命運』,而且她還沒接受你的麵包之前,不管她怎麼對待妳,妳都不准離開。」
王后為何看得出公主是貴族的女兒?「看見」對公主的意義是什麼?
《不幸公主》的轉折點大概是在先前公主都是順從、遵從莫伊拉,但公主卻是主動要求王后給自己機會,自己的命運透過自己創造,在於起身追尋自我的那一步開始,一切都會不一樣,而王后的慈悲帶給公主奇蹟,前幾次拜訪似乎都象徵著舊我死去,而還未長出新的自我與認同。王后展現出的接納、引導與包容的態度,並且透過讓不幸公主刺繡,讓公主的能力得到發揮與展現,這個編織的過程,其實也象徵著公主開始學習怎麼編織自己的命運,以及開展自己的未來。
公主帶著麵包到了山頂。不幸的公主把麵包給她,並說:「親愛的莫伊拉,我要跟妳換我的命運。」莫伊拉依然叫公主離開,女孩不斷向莫伊拉哀求,最後,女孩子的決心和毅力,硬心腸的莫伊拉終於突然改變心意伸手拿下麵包並給公主一捲絲綢,說:「這捲絲綢不准賣,也不准送人。如果有人要這捲絲綢,妳只能要他拿等重的東西來換。」
有天鄰國國王即將舉行婚禮,為了新娘的禮服缺了一塊絲綢正發愁。聽說鄰國王宮裡有一個女孩有一捲絲綢。於是問女孩這捲絲綢她要賣多少錢。女孩表示能用等重的東西換。於是他們把絲綢放到秤子的一邊,另外一邊放金幣,但秤子一動也不動,不斷地加金幣上去,也沒有用。這時,國王的兒子乾脆自己站到秤子上,終於相抵。王子說:「現在妳的絲綢和我一樣重,只好拿我來換妳的絲綢。」王子和公主結婚,舉行了盛大婚禮,過著幸福的日子,而且命運也越變越好了。
「在她沒有接受麵包之前,不管她怎麼對待妳,妳都不准離開。」
不論自己或是內在的自我,誰過得不好都不行。交出麵包(滋養、愛)代表彼此交換能量、和解,顯示了當我們的外在經過社會化的洗禮,很多時候忘記傾聽自己的聲音,才會遇到生命中的種種困境,就如同莫伊拉不斷的來破壞一般,但其實也代表我們忽略內在的求救。因此接納莫伊拉的壞脾氣以及容忍不幸公主的軟弱與退縮的意義,不僅是在提醒我們勇於接納自己的黑暗面、勇於追求與開拓,同時也是表現出對苦難與命運的感謝之意、展現生命的韌性。即使生命再怎麼摧殘,我們也能越挫越勇。
心理學家榮格對於人類心靈的貢獻,就是讓我們更加能夠把象徵的語言轉換成心理的語言;而馮‧法蘭茲則是讓我們把遙遠的、他人的童話放進當下的、自己的內在,讓我們與自己相遇(呂旭亞,2017)。
參考書籍:
- 呂旭亞(2017)公主走進黑森林: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。臺北市:心靈工坊。
- 林敏雅(譯)(2004)。童話治療(原作者:Verena Kast)。台北:麥田出版。(原著出版年:1986)
- 徐碧貞譯(2016)解讀童話: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(原作者:Marie-Louise von Franz)。臺北市:心靈工坊。